恐龙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那颗小行星去哪里了?你知道多少
首先,这颗陨石的落点已经基本上找到了。
最有可能的撞击地点是墨西哥湾的尤卡坦半岛外海位置,这个地点是一次石油钻探中发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陨石撞击地点
这个上古时代发生的遗迹直径达到了夸张的180公里,也就是到图中的那个虚线位置。根据估计,这颗陨石直径在10公里左右,产生的爆炸足足释出高达4.21023焦耳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黄色炸药(1014吨TNT当量)。
这个爆炸能量相当于什么呢?

沙皇氢弹爆炸时的照片
人类历史中最强的人造爆炸物是沙皇氢弹,爆炸威力只相当于5,000万吨黄色炸药;而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能量是沙皇氢弹的200万倍。下图是沙皇氢弹爆炸时的照片,蘑菇云的高度有56公里那么高,要知道,这颗陨石相当于200万颗这样的氢弹同时爆炸。

陨石坑现在的位置和想象的撞击后的情景
那么,为什么我看不到陨石坑?
这个陨石坑的遗址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在地表上,而是在足足1000米的地下。长期的地质活动导致这些遗迹被深埋地下,只是在石油勘探的过程中,通过该地区重力分布的异常,才看到这里有一颗陨石坑的(下面这幅图里面展示了陨石坑位置的重力异常分布,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陨石坑的形状)。

从恐龙的灭绝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行星对于地球的毁灭是不可逆转的,其破坏力足以让庞大的地球毁于一旦,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有人问,在小行星抵达地球之前,专家能够给出精准的预警来减少地球上的危害吗?

这样的设想确实能够减少地球的损伤,就跟在地球上发生火山爆发或者地震的情况一样,如果提前预测到了,就可以转移周围的人群,减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不过这对于来自宇宙中的小行星,科学家就认为,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就有很高的挑战性。

根据最新模拟结果,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使地球陷入了长达18个月的黑暗。
主要理论研究推测这颗陨石的宽度至少有10公里(6.2英里),其导致了白垩系下第三系(Cretaceous-Paleogene,简称 K-Pg)生物集群灭尽事件。
得益于地质记录中的异常地层、以及墨西哥湾巨大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段地球历史(均可追溯到同一时间)。
除了公认最知名的受害者恐龙,科学家们预计当时也有93%的哺乳动物遭殃,更别提更加繁多的其它物种,然而撞击并非是导致其死亡的主因。
NASA 指出,被宽度大于1 公里(0.6英里)的任意太空岩石撞击,都会引发一场全球性的灾难。地震、海啸、火山喷发、以及四处撒播的火风暴。
即便在这些事件平息之后,其影响力仍将延绵数千年。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牵头的一项新研究,便模拟了全球野火烟尘会对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首席研究员 Charles Bardeen 指出:
陆地大型动物的灭绝,属于冲击引发的直接结果。但海中、地下、或暂时能下水的物种,都有希望存活下来。然而我们的研究,着重于初效(地震、海啸、酷热)之后的发展。
我们希望知晓期间产生的大量烟尘,给地球生物带来的长期影响。以及对那些被遗弃的动物来说,意味着什么样的后果。
为开展这项模拟,NCAR 研究人员们决定从最近预估的烟尘水平上着手,从地质记录中找到了大约150亿吨的数据。然后,他们用更低或更高的数量运行了测试,以研究其对气候有何影响。
结果发现,烟尘会聚集在上层大气中,给地球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毯子,阻挡了大部分的阳光。研究人员称,冲击发生后,天空瞬间变得如同月下的夜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会慢慢地恢复正常。但要恢复到可以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耗费整整18个月的时间。遗憾的是,即使没被火烧掉,很多植物也没能捱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几年前,一颗被科学家归类为“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3200 Phaethon,直径约为5公里,有着非常拉长轨道,有时它比太阳更靠近水星,它有时比火星离得更远。将于12月16日再次跟我们的地球来一个近距离的邂逅,将距离地球约为1000万公里,相当于27个地月距离。上次这颗小行星于1974年12月16日跟距离地球最近约800万公里。预测2093年这颗小行星将再次回来。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希望能通过此次近距离的机会,准备对这颗小行星好好地进行一番仔细地探测,希望能拍摄到小行星高分辨率的3D图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称,1000万公里距离足够让戈德斯通和阿雷西博强大的雷达成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刚发出声明,一天后,来自俄罗斯哥尼斯堡的伊曼努尔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的专家接着发表了一个跟踪3200 Phaethon的视频。该视频称,小行星的异常轨道将比任何其他的小行星更接近太阳。然而这颗3200 Phaethon却让科学家迷惑,因为它同时具备小行星和彗星两种特征。在1974年12月16日科学家在3200 Phaethon与地球之间的一次近距离接触机会中,发现它的岩石中存在着尘埃流动现象,类似于大多数彗星所看到融化的冰尾。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在太阳系内至今为止人类研究最多的就是八大行星了,分别是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地球、火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了。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太阳系刚开始的时候可是一个“大户人家”,共有一百多颗行星聚集在太阳的周围。科学家就这样猜测:虽然当时“人丁兴旺”,但是由于空间太小,许多行星轨道互相重合,于是就因此发生了碰碰车一样的星球大战。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星球大战了,各个行星之间相互碰撞,最后仅留下了四颗行星,最后经过几十亿年的发展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了八大行星。这次的“星球大战”战况是十分激烈的。

水星是太阳系内最内侧的行星,也是最小的,并且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离心率。它的行星轨道倾角是太阳系行星中最小的。根据观察发现,现在的水星密度高,但是地壳十分薄弱,科学家推测,很可能发生碰撞之前,水星是一个比较大的行星,但是因为可能发生过多次的撞击,所以现在只剩下这个密度较高的核心了。可见水星是在那场星球大战中“艰难”的生存下来的。

而我们生存着的地球也是经历过这场大战的。别看现在的地球从外太空看是一颗美丽的天蓝色水球,并且孕育了如此多的生命,但是刚开始的地球不是这样的,而是一颗大火球,而在45亿年前的星球大战中甚至连地幔都被撞出来过,但是撞击中也可能会增大地球的体积。

火星也不例外。有研究发现火星北半球的地壳比南半球的要薄,可能就是因为在撞击中北半球的地壳受到撞击,并且被击飞,而南半球的地壳没有受到损伤,或许还和其他的碎片重合,所以南半球的地壳才比北半球的地壳要厚。

这种星球的撞击虽然对行星们造成了巨大的损伤,但是也是有好处的。这种剧烈的撞击为太阳系腾出了空间,也为幸存下来的星球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就是因为有了这场星球大战,所以幸存下来的行星才会变得更加强壮,运行的空间才会如此广阔。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因为他们的手雷设计是比较特殊的,必须撞击一下才可以引爆。虽然丢出去之前要敲一下脑袋,看着很搞笑,但是这种设计确实是非常的安全的。

日本的手榴弹虽然看着比较搞笑,但确实很实用和安全。这种引爆方式是由手雷内部的特殊的机构所控制的,必须敲一下才可以引爆。日军的引信发火是针刺式的,内部的击针需要靠撞击才能打到火药。击针的上面就是保险帽,所以扯掉保险帽,再撞击才可以引爆。

在不使用时,保险帽就会固定在引信上。这样击针就会被固定在那里,然后雷管和导火索就这样分割开来,也不会接触。如果要使用,就拔掉保险帽,然后保险帽与击针分离。如果不拿什么东西撞击针,导火索也不会引燃,爆炸也不会产生。

日本设计手榴弹虽然特殊,但是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士兵的安全。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手榴弹就比较的简单粗暴,不需要任何外力,只要把保险帽拔出来就会爆炸。所以说,在战争期间,其他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被自己手雷伤到的案列,在越南战争时期,由于是丛林作战,所以保险帽经常会被树枝挂住,然后手雷爆炸这样的案列在美军里面不占少数,但是日本就非常的少。可以看出日本的手雷确实是比较安全的,这样的设计也确实保证了士兵的伤亡降到了最低,只是步骤稍微繁琐一点而已。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因为他们的手雷设计是比较特殊的,必须撞击一下才可以引爆。虽然丢出去之前要敲一下脑袋,看着很搞笑,但是这种设计确实是非常的安全的。

日本的手榴弹虽然看着比较搞笑,但确实很实用和安全。这种引爆方式是由手雷内部的特殊的机构所控制的,必须敲一下才可以引爆。日军的引信发火是针刺式的,内部的击针需要靠撞击才能打到火药。击针的上面就是保险帽,所以扯掉保险帽,再撞击才可以引爆。

在不使用时,保险帽就会固定在引信上。这样击针就会被固定在那里,然后雷管和导火索就这样分割开来,也不会接触。如果要使用,就拔掉保险帽,然后保险帽与击针分离。如果不拿什么东西撞击针,导火索也不会引燃,爆炸也不会产生。

日本设计手榴弹虽然特殊,但是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士兵的安全。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手榴弹就比较的简单粗暴,不需要任何外力,只要把保险帽拔出来就会爆炸。所以说,在战争期间,其他国家有着许许多多的被自己手雷伤到的案列,在越南战争时期,由于是丛林作战,所以保险帽经常会被树枝挂住,然后手雷爆炸这样的案列在美军里面不占少数,但是日本就非常的少。可以看出日本的手雷确实是比较安全的,这样的设计也确实保证了士兵的伤亡降到了最低,只是步骤稍微繁琐一点而已。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大家好,读文章,长见识,我们又见面了。大家对于地球的认识其实是有限的,但是人们都知道地球已经存在很久了,久到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地球上曾经出现了恐龙这种凶残而庞大的动物,它们虽然称霸地球,但是再强也没有逃过那场灾难,科学家猜想这场灾难和陨石撞击有关。宇宙中的天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各天体撞击都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今天小妞要和大家讨论的问题是:陨石坑存在,那陨石到哪里去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回答前面的问题,这个陨石坑位于墨西哥,现在已被掩埋在地下了。这个陨石坑的平均直径可达100多公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这块陨石得有多大啊。据研究造成这个陨石坑的陨石直径可达10公里,据推测这场撞击的力量可达到100兆吨的炸药。换句话来说它的威力是当时广岛核爆炸的10亿倍,撞击产生的爆炸遮云蔽日,地球被烟尘笼罩。这次撞击可以引发地球上大面积海啸的爆发,并使大量烟尘进入大气层,遮住太阳,使地球气候发生改变。

?很多人就问,说了半天陨石到底去哪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我们倒是看见过,但是并没有发现陨石的存在。其实陨石在撞击地球的时候大部分被气化了。

陨石撞击的速度可达到每秒10公里,冲击波不仅作用强,而且范围广,所以陨石坑一般会比陨石大很多。

陨石内的硅酸盐等矿物质会被气化和地表的一些尘埃混合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变为烟柱,最后散落在陨石撞击地点的周围,有一些细碎的陨石碎片会散落在陨石坑内。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说法,大家也知道地球上大部分是被海洋所覆盖,很多人说其实那些经过高温高压摩擦剩下很少部分的陨石其实是掉进了海洋里,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们。而且地球的地质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也许能够幸存落入地球的那部分陨石也随着地质变化被掩埋了。其实如果幸运的话还是可以捡到一些陨石碎片的。小妞觉得各种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我们只看到陨石坑的存在。

好啦,说了半天也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没有,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小妞留言。本文由小妞在路上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6500万年前的一天,一场灾难从天而降。从那时起,地球上一个曾经被称为恐龙的大型生物消失了。恐龙的消失给人类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即使有可追溯到4.5亿年前的生物,科学家也可以找到这些生物的后代,但恐龙从地球上消失了,科学家也找不到任何线索。

有人说,人们现在看到的家禽(例如鸟和鸡)实际上是恐龙的后代,它们是从几千年前幸存下来的恐龙进化而来的。从某些家禽中,科学家确实已经看到了恐龙的相似性,就恐龙的3D缩小图而言,恐龙长羽毛的可能性很大,这与我们的想象不同。也有其他人则认为恐龙并未被完全摧毁。这场灾难实际上是外星人袭击。大多数恐龙被外星人带离地球。这种说法听起来较为荒诞,但在近期,对太空中卫星的这一重大发现却值得怀疑。几百万年前,外星生物确实有可能访问地球。 最近,随着NASA将人类移民计划带入火星计划的日常工作,科学家们还增加了对太空的探索,而此时,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天文望远镜在外层空间发现了恐龙的尸骨。出人意料的是,恐龙的尸体不仅没有腐烂,而且还完整保存了下来。

它是谁?恐龙的尸体是出于什么目的而被丢弃到太空中的?这个问题令人费解,甚至有人怀疑,当陨石撞击地球时,强大的撞击力将恐龙的一部分撞击到太空中。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当时撞击地球的陨石距离我们至少有10公里。它砸碎了一个直径198公里的大坑。在撞击地球时,一圈100公里的深谷会被热浪变成灰烬。但是,如果您将恐龙撞到太空中,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是,埋在恐龙残骸中的石头在地球被其他陨石撞击时会将地球的岩石带入太空,因为科学家已经在地球上发现了火星的岩石。但是,有些人认为,当外星人从地球上“偷走”恐龙时,他们不小心在太空中留下了一两个恐龙。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霍金已经离开了我们,去追逐了星辰大海,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并没有验证的预言。霍金曾说过请在日历上圈出2036年4月13日,因为这一天,或许会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一旦发生,地球可能会变成世界末日。
在2004年,人类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可能会毁灭地球的小行星,这个小行星可能将于2036年降临地球,其体积大到能够毁灭地球上所有生命,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阿波菲斯小行星或毁神星,起初被认为有2.07%的概率撞击地球,但后来经过重新预测,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的几率降到了二十五万分之一。

天文学家曾经观测阿波菲斯这颗近地小行星,可能在2036年与地球相遇,在轨道验算后发现小行星的危险等级是历史上最高的,也有可能在2029年和地球擦肩而过,但是现在竟然要在2036年重新来到地球,并很有可能冲破大气层和地球发生剧烈碰撞。爆炸产生有可能有大量的粉尘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
这个消息可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真实存在的。在2004年,有科学家发现有一颗宽390米的小行星可能会在2036年与地球相撞,如果真的发生了撞击,哪会释放出比广岛原子弹强大10万倍 的能量,整个地球的生态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人类很可能会像6500万年前的恐龙一样,遭到灭绝。

科学家还说此次撞击的概率为2.07%,可是最新的算法却表明,阿波菲斯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约为25万分之一,虽然撞击可能性十分的小,但是科学家说撞击也是能够避免的,需要人类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毁神星或者阿波菲斯小行星,后来经过天文学家的反复测量之后,得出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的几率在二十五万分之一左右,这个几率发生的可行性可以说忽略不计了,但是也绝对不能忽视这颗小行星带来的威胁,哪怕只有亿分之一,我们也要全副武装的去面对,因为我们输不起。

阿波菲斯是一颗近地小行星,由夏威夷大学专家于2004年发现,登载于美国《探索频道》网站,对地球存在威胁,其体积足够大到能导致地球上生命灭亡的程度。在埃及神话中,“阿波菲斯”是古老的邪恶和毁灭之魔,它的目的是让整个世界陷入永久的黑暗。
问题内容
网友回答
大家上学的时候老师可能都科普过地球曾经体型最大的主人——恐龙。这是一种看起来特别高大而恐怖的动物。这些恐龙幸存了2亿年前,并最终在6500万年前消失了!可以说他们是巨人。为什么这么说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移动能力,可以说它们在森林或更广阔的海洋中是霸主。只有它们入侵其他动物,但是其他动物不敢招惹它们。但是恐龙也很悲惨。每个人都应该清楚以后的事情。尽管它们非常强大,但其他动物却害怕它们,但最后,灭绝的悲惨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在书中还应该提到它们物种的灭绝可能与地球有关。

但是具体吗?其实这很难说,毕竟没有人能解决这个疑问。通过对恐龙化石的考古发掘,人们发现大多数恐龙在同一时期死亡!因此有人推测恐龙的灭绝可能是由于行星碰撞造成的。当然,这些只是推测。尽管有一定基础,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确定它必须基于此?当行星撞击地球时,巨大的撞击会将陨石破碎成碎片。这些碎片最后去了哪里?

陨石在穿过大气层时已部分燃烧,一部分陨石撞击地球并爆炸!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被炸掉的碎片会慢慢消失,但是也有例外。毕竟,并不是每个陨石都能被压碎,并且一些较大的碎片仍留在地球上。实际上,最大的证据是小行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
许多专家说,这些陨石碎片和陨石坑已经落入墨西哥。甚至有人嘲笑恐龙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如果过去没有行星撞击地球,我们就不会是人类。听起来有点可笑,但这没有道理!

您如何看待恐龙的灭绝?感到可惜吗?撞击地球并摧毁了恐龙的星球在哪里?这真的是由小行星的撞击造成的吗?
| | | | | | | |
近期评论